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江 ; 邱琼 ; 朱宏涛 ; 孟梦 ; 陈宏伟 ; 冯弦 ; 刘永刚 ; 郭永清 ; 翟明普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出版日期2011
卷号9期号:2页码:106-111
关键词思茅松 中幼龄人工林 生物量碳密度 动态
ISSN号1672-3007
中文摘要通过样地实测生物量和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植物碳素含量,研究了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林龄为3~5、6~10、11~20和21~30 a思茅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20.15±3.09)、(27.24±2.25)、(94.89±9.90)和147.58 t/hm2。随林龄增长,乔木层、枯落物层和林分的碳密度显著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密度有所减少。林分、乔木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碳密度随林龄的变化用逻辑斯蒂模型可实现良好拟合,而灌木层和草本层拟合效果差。2)林龄为3~5、6~10、11~20和26 a思茅松人工林的年均固碳量分别为(4.92±0.63)、(3.52±0.25)、(6.44±0.30)和5.68 t/(hm2.a)。乔木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存在显著正相关,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存在显著负相关,林分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呈较弱的正相关。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的关系以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灌木层年均固碳量和林龄关系以Gauss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林分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的拟合效果差。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391308
公开日期2012-05-15
源URL[http://ir.kib.ac.cn:8080/handle/151853/6497]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江,邱琼,朱宏涛,等. 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2):106-111.
APA 李江.,邱琼.,朱宏涛.,孟梦.,陈宏伟.,...&翟明普.(2011).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中国水土保持科学,9(2),106-111.
MLA 李江,et al."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9.2(2011):106-1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