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单种属弥勒苣苔属系统位置研究:基于分子和细胞学数据(英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
作者谭英 ; 王智 ; 隋学艺 ; 胡光万 ; MOTLEY Timothy ; 龙春林
刊名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出版日期2011 ; 2011 ; 2011
期号5页码:465-476
中文摘要弥勒苣苔属是苦苣苔科的单种属,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为探讨弥勒苣苔在苦苣苔亚科中的系统位置,我们选择了苦苣苔亚科116个类群,外类群为苦苣苔亚科以外的7个物种。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分析(BI),对以上类群的核基因ITS以及两个叶绿体基因trnL-F、atpB-rbcL数据进行了独立和联合分析。在三个片段联合分析的结果中,弥勒苣苔与马铃苣苔属、后蕊苣苔属、金盏苣苔属、直瓣苣苔属以及川鄂粗筒苣苔构成一个强烈支持的分枝。MP树中,此分枝为并系,而在BI分析中,弥勒苣苔与川鄂粗筒苣苔、直瓣苣苔属互为姐妹类群。同时,第一次报道了弥勒苣苔的染色体数目(2n=34)。根据前人报道,马铃苣苔属、后蕊苣苔属、粗筒苣苔属和直瓣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同为2n=34,这进一步支持我们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英文摘要弥勒苣苔属是苦苣苔科的单种属,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为探讨弥勒苣苔在苦苣苔亚科中的系统位置,我们选择了苦苣苔亚科116个类群,外类群为苦苣苔亚科以外的7个物种。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分析(BI),对以上类群的核基因ITS以及两个叶绿体基因trnL-F、atpB-rbcL数据进行了独立和联合分析。在三个片段联合分析的结果中,弥勒苣苔与马铃苣苔属、后蕊苣苔属、金盏苣苔属、直瓣苣苔属以及川鄂粗筒苣苔构成一个强烈支持的分枝。MP树中,此分枝为并系,而在BI分析中,弥勒苣苔与川鄂粗筒苣苔、直瓣苣苔属互为姐妹类群。同时,第一次报道了弥勒苣苔的染色体数目(2n=34)。根据前人报道,马铃苣苔属、后蕊苣苔属、粗筒苣苔属和直瓣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同为2n=34,这进一步支持我们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弥勒苣苔属是苦苣苔科的单种属,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为探讨弥勒苣苔在苦苣苔亚科中的系统位置,我们选择了苦苣苔亚科116个类群,外类群为苦苣苔亚科以外的7个物种。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分析(BI),对以上类群的核基因ITS以及两个叶绿体基因trnL-F、atpB-rbcL数据进行了独立和联合分析。在三个片段联合分析的结果中,弥勒苣苔与马铃苣苔属、后蕊苣苔属、金盏苣苔属、直瓣苣苔属以及川鄂粗筒苣苔构成一个强烈支持的分枝。MP树中,此分枝为并系,而在BI分析中,弥勒苣苔与川鄂粗筒苣苔、直瓣苣苔属互为姐妹类群。同时,第一次报道了弥勒苣苔的染色体数目(2n=34)。根据前人报道,马铃苣苔属、后蕊苣苔属、粗筒苣苔属和直瓣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同为2n=34,这进一步支持我们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 中文 ; 中文
公开日期2012-05-15 ; 2012-05-15 ; 2012-05-15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417]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谭英,王智,隋学艺,等. 单种属弥勒苣苔属系统位置研究:基于分子和细胞学数据(英文), 单种属弥勒苣苔属系统位置研究:基于分子和细胞学数据(英文), 单种属弥勒苣苔属系统位置研究:基于分子和细胞学数据(英文)[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 2011, 2011(5):465-476, 465-476, 465-476.
APA 谭英,王智,隋学艺,胡光万,MOTLEY Timothy,&龙春林.(2011).单种属弥勒苣苔属系统位置研究:基于分子和细胞学数据(英文).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5),465-476.
MLA 谭英,et al."单种属弥勒苣苔属系统位置研究:基于分子和细胞学数据(英文)".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5(2011):465-47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