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河中游风水两相作用对侵蚀产沙地域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许炯心
发表日期2007
关键词侵蚀 产沙 风水两相作用 黄河中游
ISSN号1002-008X
摘要着眼于风力、水力两相作用,对黄河中游风沙—黄土过渡带高强度侵蚀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用某一地点年降水量Pm与年均沙尘暴日数Dss之比Pm/Dss来定量表达风力、水力两相作用,称为风水两相作用指标.研究表明,风水两相作用通过对泥沙供应条件的调节,来控制悬移质泥沙的粗细颗粒搭配关系,并进而实现最优组合,从而使水沙两相流的输沙能力得到强化,地表物质抗蚀性和植被对地表物质保护作用的地域分布均与风水两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类型;进而划分了风力作用主导类型、风水两相作用主导类型和水力作用主导类型等3种类型;认为产沙模数与年降水量、年沙尘暴日数和风水两相作用指标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这3个关系中,均表现出一个产沙模数的峰值区,与之相对应的年降水量为350—450 mm,年均沙尘暴日数为5—15 d,风水两相指标值为30—80 mm·d-1.这些成果丰富了著名的Langbein-Schumm关系的内涵,为其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出处自然科学进展
1页:49-56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530]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许炯心. 黄河中游风水两相作用对侵蚀产沙地域分布的影响.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