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及其地区差异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吴凯 ; 袁璋 ; 许越先
发表日期2003
关键词河北省 粮食 回归分析 双向差分建模 灰关联分析
ISSN号1007-6301
摘要河北省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484.4千hm2,其中小麦占37.8%,玉米39.7%;粮食、棉花、油料的种植比例为15.9:1.0:1.6。北部四地市粮食播面占全省的23.3%,南部七地市76.7%。2002年粮食总产2435.8万t,为1949年的5.2倍;粮食单产3756kg/hm2,为1949年的5.8倍;人均粮食362kg,为1949年的2.4倍。北部地区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7.2%,南部地区82.8%。据回归分析与双向差分建模分析,2010年粮食总产可达3087.5万t,粮食单产4478kg/hm2,人均粮食460kg。据灰关联分析,影响粮食总产的主要因子有:粮食单产、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1978年=100)、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田化肥施用量与有效灌溉面积等。根据笔者预测,若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989万kw,农村用电量240.8亿kwh,农田化肥施用量356.1万t,有效灌面4549.2千hm2,则其粮食单产可达4664kg/hm2;若2010年仍保持2000年小麦播面所占比例(0.387),玉米播面所占比例达0.439,则其单产可达4387kg/hm2。
出处地理科学进展
5页:499-506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982]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凯,袁璋,许越先. 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及其地区差异. 200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