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九龙甸水库沉积剖面~(137)Cs、~(210)Pb_(ex)和细粒泥沙含量的变化及其解译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文安邦 ; 张信宝 ; 李豪 ; D. E. Walling ; 齐永青 |
发表日期 | 2008 |
关键词 | 137Cs 210Pbex 细粒泥沙含量 沉积物 水库 森林火灾 |
ISSN号 | 0468-155X |
摘要 | 除深度231~137cm的1963年137Cs蓄积峰外(4.26±0.35 Bq.kg-1),九龙甸水库长393cm的沉积剖面还有二个高137Cs或210Pbex含量的异常峰。上异常峰的137Cs和210Pbex含量分别为10.90±0.49 Bq.kg-1和59.20±3.4 Bq.kg-1;下异常峰仅210Pbex含量高43.40±6.4 Bq.kg-1。上、下异常峰分别和1998年春的森林火灾和1960年春的烧荒种地有关。下异常峰未有137Cs检出,可能和当时137Cs累积沉降量还较低有关。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的森林砍伐和其后的植被恢复,对流域侵蚀产沙和水库淤积有重要的影响。由于1958-1959年森林砍伐引起了强烈的土壤侵蚀,水库淤积严重,同期的淤沙速率和相应的淤沙模数分别高达83.86×104t.a-1和3255.4 t.km2.a-1。随着森林砍伐的停止和植被的恢复,流域内土壤侵蚀逐渐减缓。1960-1962年期间,水库淤沙速率和相应的淤沙模数分别降至40.88×104t.a-1和1587.0 t.km2.a-1;1963年后,更分别降至6.19~7.73×104t.a-1和240.2~291.5 t.km2.a-1。沉积泥沙粒度的变化对流域植被的破坏和恢复有较好的响应。大跃进期间森林砍伐引起的强烈侵蚀产沙,导致剖面下部泥沙粒度较粗;随着植被逐渐恢复,侵蚀减弱,剖面上部泥沙粒度变细。 |
出处 | 泥沙研究
![]() |
期 | 6页:17-23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4065]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文安邦,张信宝,李豪,等. 云南楚雄九龙甸水库沉积剖面~(137)Cs、~(210)Pb_(ex)和细粒泥沙含量的变化及其解译.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