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粮食生产地域功能综合评价与优化调控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刘彦随![]() |
发表日期 | 2010 |
关键词 | 综合评价 粮食生产地域功能指数 功能比较系数 环渤海地区 |
ISSN号 | 1007-6301 |
摘要 | 粮食生产地域功能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深入开展区域粮食生产地域功能的评价分级及动态变化研究有助于强化县域粮食生产功能、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本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粮食生产功能指数及考核模型,计算了1990和2007年的指数并分析其变动规律。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地域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的北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海河冲积平原区县域的粮食生产功能次之,山地丘陵区、坝上高原区及人口稠密的市辖区等的粮食生产功能弱。环渤海地区各县粮食生产功能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原区县域粮食生产功能位显著提高,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实施使山地丘陵区的粮食生产功能逐渐降低,市辖区及周边市县的粮食生产功能位快速下降。基于指数的评价分析,结合区域粮食总产量和区域发展定位,将研究区划分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区、省级商品粮基地区、地级市商品粮基地区、一般粮食产区等4个类型区。依据各县域的粮食生产功能定位,进一步探讨强化县域粮食生产功能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财政转移支付、区域经济补偿、政绩考核等创新机制和政策。 |
出处 | 地理科学进展
![]() |
期 | 8页:920-926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988] ![]() |
专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彦随. 环渤海地区粮食生产地域功能综合评价与优化调控. 20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