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地区季风前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朱春玲 ; 马耀明 ; 陈学龙 |
| 刊名 | 冰川冻土
![]() |
| 出版日期 | 2011 |
| 期号 | 2 |
| 关键词 | 对流边界层 稳定边界层 逆温 超绝热 青藏高原 |
| 中文摘要 | 利用2008年JICA项目第一阶段(2008年2月25日至3月19日)的加密探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的大气边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位温廓线均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白天对流边界层达到最大,夜间稳定边界层在清晨达到最大.理塘和大理的稳定边界层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傍晚就开始发展,凌晨开始增强,清晨达到最大.对流边界层发展的同时低层大气出现超绝热层,其中改则的超绝热层能维持到19:00时稳定边界层形成,理塘和大理的近地超绝热层厚度较低且维持时间也较短.近地面层逆湿一般出现在夜间和凌晨,日出后逐渐消失.受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边界层内水汽分布有着类似温度的分布特征.白天混合比有明显的混合层特征,日变化廓线保持不变或略微减小.在整个对流层里3个站均以西风为主导风向,低层大气有明显的东风气流,边界层内存在明显的风切变. |
| 公开日期 | 2012-05-21 |
| 源URL | [http://ir.itpcas.ac.cn:8080/handle/131C11/1817] ![]() |
| 专题 | 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春玲,马耀明,陈学龙. 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地区季风前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J]. 冰川冻土,2011(2). |
| APA | 朱春玲,马耀明,&陈学龙.(2011).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地区季风前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冰川冻土(2). |
| MLA | 朱春玲,et al."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地区季风前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冰川冻土 .2(20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藏高原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