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权佳 ; 欧阳志云 ; 徐卫华 ; 苗鸿
刊名生物多样性
出版日期2010-01-15
期号1页码:90-99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管理有效性 评价框架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跟踪工具
中文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实现保护区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提出的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框架的基础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组织机构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更为详细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为4类,包括基于证据的深入评价法、基于同行评定的综合评价法、基于专家知识的快速记分评价法,以及基于假设的分类评价法。本文比较了这4类方法的应用范围、对象、目的、形式,以及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总结了8种主要方法的评价指标的构成及其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用于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指标构成。
公开日期2012-06-15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99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权佳,欧阳志云,徐卫华,等.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 生物多样性,2010(1):90-99.
APA 权佳,欧阳志云,徐卫华,&苗鸿.(2010).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生物多样性(1),90-99.
MLA 权佳,et al."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生物多样性 .1(2010):90-9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