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关于Eu~(2+)的f—f跃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石春山
刊名发光学报
出版日期1981
期号1页码:39-46
关键词线状 f-f跃迁 低激发态
ISSN号1000-7032
通讯作者石春山
中文摘要文章综述了Eu~(?)在某些基质化合物中的f-f跃迁。在考察文献数据基础上,总结出Eu~(2+)在氟化物(或氧化物)中产生f-f跃迁的某些规律性,并根据电负性、配位数及离子半径等提出一种判断Eu~(2+)产生尖峰结构光谱的经验方法。在缺少结晶学数据情况下,该方法有可能用来预测Eu~(2+)产生线状峰的新基质化合物。 镧系离子的电子结构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三价铕离子(Eu~(3+)),有六个自旋平行的4f电子。根据洪德规则,Eu~(3+)很容易变成Eu~(2+),4f壳层呈现半充满状态(4f~7),获得与Gd~(3+)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从而趋于稳定。 在Eu~(2+)离子的基态中,七个4f电子自行排列成4f~7(~8S(?))构型。其最低激发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4f~7内层形成,最低激发态为~6P_(7/(?)),依次是~6P_(?),~6P_(3/(?))。另一种是7个4f电子中有一个电子很容易被激发到5d上去,形成4f~6 5d~1构型。因此最低激发态又可由4f~65d构型中的状态形成。如果最低激发态是4f~7内层形成的,那么由基态到这些状态的跃迁是f-f禁戒跃迁。如果最低激发态是4f~65d~1形成的,那么是f-d允许跃迁。Eu~(2+)在绝大多数基质中,4f~65d状态的能量比4f~7状态能量低,因此一般情况下,Eu~(2+)表现为f-d允许跃迁。由于外层的5d电子处于裸露状态,容易受到周围晶体场的影响,所以f-d跃?
收录类别CSCD收录国内期刊论文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6-18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47307]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石春山. 关于Eu~(2+)的f—f跃迁[J]. 发光学报,1981(1):39-46.
APA 石春山.(1981).关于Eu~(2+)的f—f跃迁.发光学报(1),39-46.
MLA 石春山."关于Eu~(2+)的f—f跃迁".发光学报 .1(1981):39-4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