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型化感冬小麦抽穗期的荧光动力学特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左胜鹏 ; 叶良涛 ; 马永清 |
刊名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1 |
卷号 | 19期号:2页码:331−337 |
关键词 | 小麦 生态型 抽穗期 化感潜力 农艺性状 荧光动力学 |
其他题名 | Fluorescence kinetics of different ecotypes of allelopathic wheat varieties at heading stage |
中文摘要 | 以不同年代育成、具有一定化感作用的4种生态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对其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荧光淬灭技术研究了4种生态型冬小麦抽穗期的荧光动力学特性,并以马铃薯为受体探讨了不同生态型小麦的化感潜力。结果表明:随育成年代推移,从"碧玛1号"、"宁冬1号"、"丰产3号"到"小偃22号",除"宁冬1号"外,各品种单株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增大,植株化感潜力增强,Fm'分别为0.19、0.17、0.21、0.22,F分别为0.12、0.10、0.13、0.14,因此可推测"碧玛1号"、"丰产3号"和"小偃22号"化感潜力增强的内在生理机制之一是Fm′和F逐渐递增,光合器官PSⅡ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增强,能耗降低;而"宁冬1号"表现出的特殊变化可能与其地域适应性较差及生态特性有关。研究发现4种生态型小麦抽穗期农学性状如株高、穗长、旗叶面积、小穗、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荧光动力学参数如Fm'、F、Y(NO)、qP、qL与化感潜力显著相关,可作为冬小麦抽穗期化感潜力评价的参考指标。研究初步得出小麦的化感潜力由形态建成和内部生理生化基础所决定,这可为作物化感潜力调控和化感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
英文摘要 |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four ecotypes of allelopathic winter wheat varieties bred in different years were analyzed,and based on which fluorescence kinetics characteristics at heading stage were investigated via fluorescence quench technology.Potato was used as receptor to measure the allelopathic indices of the wheat varieties,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with agronomic trait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kinetics parameters analyzed.With the exception of "Ningdong No.1",the agronomic...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2-06-22 |
源URL | [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5115] ![]() |
专题 | 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左胜鹏,叶良涛,马永清. 不同生态型化感冬小麦抽穗期的荧光动力学特性[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2):331−337. |
APA | 左胜鹏,叶良涛,&马永清.(2011).不同生态型化感冬小麦抽穗期的荧光动力学特性.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2),331−337. |
MLA | 左胜鹏,et al."不同生态型化感冬小麦抽穗期的荧光动力学特性".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2(2011):331−33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