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质种类对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朱哲 ; 李涛 ; 王东升 ; 姚重华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9-01-15
期号1页码:88-94
关键词基质 絮体 胞外聚合物 粒度分布 分形维数
中文摘要利用葡萄糖、淀粉、乙酸钠和苯酚4种典型基质,分别在4个相同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培养活性污泥,并研究了基质种类对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底物培养的活性污泥胞外多糖含量最少,而苯酚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胞外蛋白质最多;从形成的EPS总量来看,苯酚最多,乙酸钠次之,葡萄糖和淀粉较少.不同基质培养的污泥Zeta电位也有一定差别,这是由EPS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造成的.红外分析表明,4种基质培养的污泥EPS中的主要基团较为相似,羧基、醇羟基、羧酸、酰胺和多聚糖均是EPS中的主要基团.此外,进水基质对活性污泥絮体的粒度分布及分形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公开日期2012-06-28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501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哲,李涛,王东升,等. 基质种类对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2009(1):88-94.
APA 朱哲,李涛,王东升,&姚重华.(2009).基质种类对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1),88-94.
MLA 朱哲,et al."基质种类对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 .1(2009):88-9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