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北京市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洁 ; 庞小兵 ; 牟玉静
刊名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09-04-15
期号4页码:976-981
关键词植物排放 异戊二烯 甲醛 甲基乙烯基酮(MVK) 甲基丙烯醛(MACR)
中文摘要2006年3~11月期间利用2,4-二硝基苯肼涂敷的硅胶柱采集了北京市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测定了甲醛及异戊二烯光氧化特征产物:甲基乙烯基酮(methylvinylketone,MVK)和甲基丙烯醛(methacrolein,MACR)的大气浓度.研究发现北京市大气中MVK和MACR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在植物生长季节的4~10月,可在大气中检测出MVK和MACR,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体积分数)的月平均范围分别为0.11×10-9~0.67×10-9和0.19×10-9~1.36×10-9,日最高浓度均出现在10:00~14:00(4月除外),8月的浓度达到最高;3月和11月的大气中未检测出MVK和MACR,可能是因为植物处于枯叶期,异戊二烯的排放较少.本研究通过异戊二烯与其光氧化产物MVK、MACR和甲醛之间的转化产率关系,先利用测定的MVK和MACR的大气浓度反演在光氧化过程中损失的异戊二烯的大气浓度,然后估算异戊二烯光氧化对甲醛形成的贡献量.估算结果显示,4~10月,异戊二烯光氧化所产生的甲醛浓度(体积分数)范围为0.35×10-9~2.50×10-9,占北京市大气中甲醛总量(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范围为5.49×10-9~22.04×10-9)的4.6%~11.5%,在大气光化学活跃的夏季(6~8月)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贡献尤为显著.本研究证实了北京市区植物排放异戊二烯对大气光氧化剂形成有重要贡献.
公开日期2012-06-2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516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玉洁,庞小兵,牟玉静. 北京市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J]. 环境科学,2009(4):976-981.
APA 张玉洁,庞小兵,&牟玉静.(2009).北京市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环境科学(4),976-981.
MLA 张玉洁,et al."北京市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环境科学 .4(2009):976-98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