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絮凝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技术应用
文献类型:成果
主要完成人 | 王东升,晏明全,叶长青,李涛,葛小鹏,石宝友,徐绪筝 |
获奖日期 | 2009 |
中文摘要 | 【摘要】在现代环保产业与技术领域中,水处理药剂与材料是其中应用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类产品。高效水处理药剂与材料始终是水工业与环保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紧紧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方面的重大问题,重点研究新型高效絮凝剂的核心技术,开展了从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研究,引导着我国该行业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1)高效絮凝剂优势形态鉴定及其混凝过程的投药控制技术与定量模式。(2)高效絮凝剂的制备工艺。以不同的制备工艺如高温高压、慢速滴碱、金属酸溶等进行系列纳米形态的制备,进行不同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以获得高产率的目标产物。探讨不同形态的分离纯化过程,以获得高纯的系列纳米形态,探索不同形态的物化性质诸如形态稳定性、共存条件与相互转化机制等。(3)基于高效絮凝剂的强化混凝技术应用。针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浊度、颗粒物、有机物、藻类、臭味等污染物,利用高效絮凝剂,优化混凝反应过程与条件,达到污染物的最优化去除,并建立其定量投药控制模式。(4)絮凝技术实现产业化。创新成果全面实现产业化,建成了万吨级的现代化生产线,高效絮凝剂首次得到规模化生产应用。同时建成每天50万吨的制水工程,产生显著效益。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开发了集高效药剂的新品种、新生产工艺和生产应用工艺一体的新成果并且获得多项专利,推广水处理新工艺技术建立了系列典型工程。相应的科技进步成果将会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取得相应的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行引用评价:(1)提出了高效絮凝剂的“静电簇”作用机理和混凝定量计算模式。相关论文自2002年发表后已得到20次他人引用。所建立的IPF混凝计算模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几十年内首次根本性的进展。(2)创建混凝剂形态鉴定的K值判据法,完善形态表征方法体系,所发表的论文被认为“It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formation of Al13 phase.”(3)以新型高效絮凝剂的应用为核心的强化混凝技术,取得了显著的优势。不断有如英国、巴西、美国等国家的同行咨询相关的研究进展。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6526]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东升,晏明全,叶长青,李涛,葛小鹏,石宝友,徐绪筝. 高效絮凝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技术应用. . 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