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热门
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壳、幔结构和陆内“俯冲”的耦合效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滕吉文 ; 闫雅芬 ; 王光杰 ; 熊熊
刊名地球物理学报
出版日期2006
期号2页码:449-457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Rayleigh波频散 陆内俯冲 地幔热点 深层过程
ISSN号0898- 9591
中文摘要地质学家基于岩石年代学、峰期变质的压力差和阿尔卑斯变质沉积岩中柯石英的发现,推断在大别造山带地区发现的柯石英和榴辉岩乃是地幔深处120km左右折返至地壳浅部的结果.为了提供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地域的壳、幔深部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的定量判据,本文利用瑞利(Rayleigh)波的频散效应反演该区S波的三维群速度结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存在一由东向西陆内俯冲的高速板舌,其下插深度仅达160km.在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域上地幔70km深处存在一顶部宽约500km的低速地幔热点.(2)出露的含柯石英榴辉岩是大别造山带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郯庐断裂带强烈平移错动及板内俯冲效应共同作用导致的深部物质(上地幔)运移和动力学效应的综合产物.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2-11
源URL[http://ir.whigg.ac.cn//handle/342008/311]  
专题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_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滕吉文,闫雅芬,王光杰,等. 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壳、幔结构和陆内“俯冲”的耦合效应[J]. 地球物理学报,2006(2):449-457.
APA 滕吉文,闫雅芬,王光杰,&熊熊.(2006).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壳、幔结构和陆内“俯冲”的耦合效应.地球物理学报(2),449-457.
MLA 滕吉文,et al."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壳、幔结构和陆内“俯冲”的耦合效应".地球物理学报 .2(2006):449-45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