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冯锐 ; 马宗晋 ; 方剑 ; 吴宣 |
刊名 | 地学前缘
![]() |
出版日期 | 2007 |
期号 | 4页码:1-17 |
关键词 | 立交结构 结构性地震 重力场 上地幔构造 板块边界 欧亚大陆 |
ISSN号 | 1005-2321 |
通讯作者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1,北京100029,湖北武汉430077,北京100081 |
中文摘要 |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km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
公开日期 | 2012-02-12 |
源URL | [http://ir.whigg.ac.cn//handle/342008/839] ![]() |
专题 |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_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冯锐,马宗晋,方剑,等.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J]. 地学前缘,2007(4):1-17. |
APA | 冯锐,马宗晋,方剑,&吴宣.(2007).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地学前缘(4),1-17. |
MLA | 冯锐,et al."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地学前缘 .4(2007):1-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