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热门
棕色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的克隆及色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梁明炜; 刘海峰; 陆雪莹; 李艳红; 宋武; 鲁春芳; 肖向文; 李晓波
刊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出版日期2011
卷号19期号:5页码:808-814
关键词类黄酮3’-羟化酶 棕色棉 RACE
ISSN号1674-7968
其他题名Cloning of Flavon oid 3'-hydroxylase Gene (GhF3'H) and Expr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Genes Associated with Pigment Synthesis in Brow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Fibers
中文摘要为探讨花色苷途径在彩棉色素形成中的作用及彩棉色素形成规律,本研究根据葡萄(Vitis vinifera 的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基因全长cDNA序列blast所得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的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DT545210,CO071403和BG447485)设计引物,以开花后16d的新彩棉5号(XC-5)纤维为材料,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和RT-PCR方法分离得到了2个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长度为1 761和1 892 bp,均含有一个97~1 629 bp、长度为1 53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10个氨基酸,将这两个序列命名为GhF3'H-1和GhF3'H-2,分别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HM598123和HM598124,此2个序列编码区完全相同,仅在3'非翻译区(UTR)存在片段长短的差异.半定量RT-PCR检测花色苷合成途径中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athase,CHS)基因、F3'H、类黄酮3',5'-羟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在不同色泽的棕色品种中时空表达特性,结果显示,CHS和F3'5'H'基因在白棉和彩棉中花、纤维和胚珠中均有着较高水平的表达,而F3'H基因主要在开花后1d胚珠中有一定表达,在纤维和花瓣中基本不表达.研究结果认为,棕色棉纤维色素形成与花色苷的合成可能存在相关性,进一步揭示了彩棉色素形成的基本机制,为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彩棉色彩提供了基础.
收录类别CSCD
CSCD记录号CSCD:4352032
公开日期2012-11-29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1686]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省部共建新疆特有药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明炜,刘海峰,陆雪莹,等. 棕色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的克隆及色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1,19(5):808-814.
APA 梁明炜.,刘海峰.,陆雪莹.,李艳红.,宋武.,...&李晓波.(2011).棕色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的克隆及色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5),808-814.
MLA 梁明炜,et al."棕色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的克隆及色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5(2011):808-8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