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菊苣药材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再娜布.吐合达洪; 仲婕; 信学雷![]() ![]() |
刊名 | 中国中药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10 |
期号 | 8页码:1018-1021 |
关键词 | 毛菊苣 绿原酸 秦皮乙素 山莴苣素 山莴苣苦素 含量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中文摘要 | 目的:比较毛菊苣根、茎、种子3个部位中绿原酸、秦皮乙素、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的含量。方法:InertsilODS-SP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1,柱温32℃,流动相甲醇-0.2%甲酸,0~40 min,30%~70%甲醇梯度洗脱,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56,350,299和229 nm。结果:绿原酸、秦皮乙素、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的回收率分别为98.2%,99.57%,100.50%和99.46%,线性范围分别为0.97~97.2(r=1.000),2.2~88.0(r=0.998 9),21.0~210.0(r=0.999 8),和2.6~533.3 mg.L-1(r=1.000),RSD分别为1.6%,1.5%,0.77%,2.0%。毛菊苣根山莴苣苦素和山莴苣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678 9,0.752 0 mg.g-1,而种子里的分别为0.239 6,0.052 0 mg.g-1,种子中秦皮乙素、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71 0,0.189 0 mg.g-1,而根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004 8,0.004 3 mg.g-1。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重复性好,为毛菊苣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公开日期 | 2012-11-29 |
源URL | [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1711] ![]() |
专题 |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资源化学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再娜布.吐合达洪,仲婕,信学雷,等. 毛菊苣药材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10(8):1018-1021. |
APA | 再娜布.吐合达洪,仲婕,信学雷,&阿吉艾克拜尔.艾萨.(2010).毛菊苣药材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中国中药杂志(8),1018-1021. |
MLA | 再娜布.吐合达洪,et al."毛菊苣药材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中国中药杂志 .8(2010):1018-1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