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耀斑cm2分量中电子随机加速的证据(英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姚金兴 |
刊名 | 云南天文台台刊
![]() |
出版日期 | 1989 |
期号 | S1 |
关键词 | 中电子 太阳耀斑 证据 微波爆发 分量 观测特性 英文 质子事件 上升时间 湍动等离子体 |
ISSN号 | 1001-7526 |
中文摘要 | 1988年11月10日0607UT—0649UT期间,在日面东边缘的5231活动区(N13E83),产生了一个IV型射电爆,紫金山天文台在2700MHz和9375MHz频率上均作了完整的记录。光学上也同时观测到一个2N级耀斑。 射电爆发之前0520—0607UT时期,在9375MHz频率上观测到活动区的缓变辐射的变化,记录曲线上,它呈现为周期性的起伏,周期为13″—14″,起伏的最大辐度为3%(图1)。这个现象在1986年2月6日的微波大爆发事件前也曾出现过,因此,这也许是耀斑出现前的一种先兆,由此,有可能提前预报大耀斑。 爆发于0607UT开始,在0612.4和0614.4UT时,在2700和9375MHz频率上分别达到极大,峰值流量分别为667和1960sfu。爆发主相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4″和11.8″。从0625和0623UT时起,爆发又各自进入爆后增强,直到0649UT时结束。 爆发由6个尖峰脉冲和一个主爆发构成,6个尖峰叠加在爆发的主相上。二个频率的尖峰时间比较表明:9375MHz频率的尖峰一般落后于2700MHz6″—9″。 爆发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在2700MHz频率爆发极大之前,随频率增加而减小(图3中1—5),但在极大之后,则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图3中6—18)。 谱指数α,在2700MMHz频率爆发的极大前,α>0,之后α<0。在9375MHz频率爆发极大附近,出现负向极大。谱指数变化的这一特征表明:在2700MHz爆发极? |
学科主题 | 天文和天体物理 |
公开日期 | 2012-12-22 |
源URL | [http://libir.pmo.ac.cn/handle/332002/7672] ![]() |
专题 | 紫金山天文台_期刊(老文献)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姚金兴. 1988年6月耀斑cm2分量中电子随机加速的证据(英文)[J]. 云南天文台台刊,1989(S1). |
APA | 姚金兴.(1989).1988年6月耀斑cm2分量中电子随机加速的证据(英文).云南天文台台刊(S1). |
MLA | 姚金兴."1988年6月耀斑cm2分量中电子随机加速的证据(英文)".云南天文台台刊 .S1(198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紫金山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