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视网膜内外网层结构、功能和发育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邓秋冬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4-1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授予地点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导师何士刚
关键词三联体 突触 缝隙连接 电镜 突触机制 氨基乙酸 发育和膜特性
学位专业神经生物学
中文摘要1 水平细胞通过广泛的缝隙连接耦连在一起,这样使我们利用细胞内注射可以标记一小片视网膜中的所有AHCs。当我们把注射的胞内染料转化为电子致密物后,我们就可以在电镜水平定量分析,来自于两种水平细胞的侧支在三联体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回答下面的问题:两中水平细胞是否在视锥小足中有差异性的分布?三种可能的联系(A-A,A-B, B-B)是否存在和比例如何?我们细胞内注射染料标记两类水平细胞,然后标记相应的受体,可以分析,受体在树突末梢(视锥小足)中的表达情况。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理解水平细胞在负反馈中的作用和两种水平细胞的功能差差异非常重要。 2 小鼠作为最重要的哺乳动物模型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也逐渐运用到视网膜的研究中。一项基于基因枪技术对小鼠视网膜进行的系统分类,发现一类双层的细胞RGD2,形态上类似于家兔的ON-OFF DSGC,随后的电生理实验证明这类细胞具有方向选择性。ON DS在OKN中有重要作用,如果在OKN的研究中引入小鼠这种模式生物,对于小鼠的ON DS的详细研究势在必行。 3. 方向选择性细胞的形态、突触机制、形态和药理在家兔和小鼠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是方向选择性的发育还研究的比较少。其发育的研究对于理解神经环路的形成意义重要。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1-05
页码108
源URL[http://ir.sibs.ac.cn/handle/331001/2386]  
专题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_神经所(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秋冬. 视网膜内外网层结构、功能和发育的研究[D].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