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西秦岭二叠纪-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晋慧娟,李育慈
刊名地质科学
出版日期1995
期号04页码:321-328
关键词环境意义 遗迹化石 二叠纪-三叠纪 西秦岭
中文摘要本文系统描述和研究了西秦岭合作至夏河间晚二叠世和临潭至岷县以南早、中三叠世复理石相中发现的遗迹化石,并得出以下认识:1)各遗迹组合都属与浊流有关的深海“Nereites”遗迹相,都不具远洋沉积中遗迹组合特征;2)各遗迹组合所指示的海水深度都介于深水斜坡环境的中等水深范围内,最深不超过2000m;3)早三叠世遗迹化石潜穴管普遍细于中三叠世,表明前者属水体循环差的缺氧环境,后者为开放型海盆;4)根据遗迹组合空间分布的差异,认为在三叠纪时北特提斯北缘的深水斜坡带的海水深度呈现出西深东浅的变化趋势。
公开日期2012-11-21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1524]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晋慧娟,李育慈. 西秦岭二叠纪-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 地质科学,1995(04):321-328.
APA 晋慧娟,李育慈.(1995).西秦岭二叠纪-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地质科学(04),321-328.
MLA 晋慧娟,李育慈."西秦岭二叠纪-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地质科学 .04(1995):321-32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