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与过渡带气的形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柏生,刘文汇,徐永昌,王兆云,吴铁生
刊名沉积学报
出版日期1994-12-30
期号04页码:114-122
关键词过渡带气 可溶有机质 非烃 沥青质 干酪根
中文摘要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沙一段和沙二段烃源岩主要处于成岩演化阶段,本文通过对其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的研究探讨了它们与过渡带气之间的关系,发现可溶有机质与同一样品的干酪根之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生源组成,前者以Ⅱσ—Ⅲ型有机质为特征,而后者主要属Ⅰ—Ⅱ.型母质。在埋深1850~3060m的范围内,沥青A、非烃和沥青质的红外特征吸收及其有关参数呈一致的变化规律。由此划分出三个明显不同的演化阶段.并指出2200~2770m左右为沥青A、非烃和沥青质急剧降解的阶段,2500m左右达到高峰,其结果与过渡带气的形成密切相关。干酪根在该阶段虽然也表现出脱氧、脱脂基因特征,但以生成解聚沥青为主,与过渡带气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认为可溶有机质,尤其是其中的非烃和沥青质是东部凹陷过渡带气最主要的母源物质。
公开日期2012-11-23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1759]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柏生,刘文汇,徐永昌,王兆云,吴铁生. 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与过渡带气的形成[J]. 沉积学报,1994(04):114-122.
APA 张柏生,刘文汇,徐永昌,王兆云,吴铁生.(1994).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与过渡带气的形成.沉积学报(04),114-122.
MLA 张柏生,刘文汇,徐永昌,王兆云,吴铁生."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与过渡带气的形成".沉积学报 .04(1994):114-1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