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成藏模式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杨鑫 ; 郑建京 ; 王晓锋 ; 史宝光 ; 毛俊莉 ; 王延山 |
刊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1 |
卷号 | 22期号:6页码:1015-1020 |
关键词 | 辽河坳陷 天然气 成藏模式 西部凹陷 |
中文摘要 | 通过组分、同位素特征划分天然气成因类型,结合成藏条件对典型气藏进行解剖,探讨辽河西部凹陷不同成因天然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认为,西部凹陷天然气以低熟煤成气和原油菌解气为主,分别以双台子地区和高升地区为典型。双台子地区原生气藏主要为东营期(35Ma)以来,沙三段中上部泥岩热解的煤成气从原油中出溶,或直接经断层运移至浅部聚集而成。高升地区菌解气藏分布于稠油层上方,主要为东营末期(24Ma)以来,原油在生物降解稠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气,经短距离运移后就近成藏。 |
公开日期 | 2012-10-03 |
源URL | [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373] ![]() |
专题 |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鑫,郑建京,王晓锋,等.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成藏模式[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6):1015-1020. |
APA | 杨鑫,郑建京,王晓锋,史宝光,毛俊莉,&王延山.(2011).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成藏模式.天然气地球科学,22(6),1015-1020. |
MLA | 杨鑫,et al."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成藏模式".天然气地球科学 22.6(2011):1015-1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