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极性化合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段毅 ; 王智平 ; 张晓宝 ; 张辉 ; 周世新
刊名地质学报
出版日期2003
卷号77期号:3页码:414-422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原油 极性化合物 分布特征 成因
中文摘要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主要形成于高盐强还原环境和有机质低成熟演化阶段。这种特殊成油环境,为研究原油中极性生物标志物示踪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对6个原油胶质馏分硅醚衍生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中检出丰富的脂肪酸、烷基醇、脂肪酸甘油一酯、酰胺和甾烯醇化合物,并且脂肪酸甘油一酯为首次从原油中检出。研究认为,这些生物标志化合物主要来自母源。它们的分布特征为链状化合物以短链组分为主,甾醇主要为C27甾烯醇,指示成油母质主要为菌藻类;高丰度脂肪酸甘油一酯的存在,提出生物油脂是这些原油的重要成油母质。原油中存在不饱和链状化合物及其高的CPI值和甾烯醇都说明原油具有低的成熟度。通过原油极性和烷烃化合物的对比研究,认为成油物质及其低演化产物的可溶有机质胶质组分,对原油的形成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公开日期2012-10-03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506]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段毅,王智平,张晓宝,等.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极性化合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 地质学报,2003,77(3):414-422.
APA 段毅,王智平,张晓宝,张辉,&周世新.(2003).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极性化合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地质学报,77(3),414-422.
MLA 段毅,et al."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极性化合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地质学报 77.3(2003):414-4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