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陇东地区延长组疑源类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吉利明 ; 王少飞 ; 徐金鲤
刊名地球科学
出版日期2006
卷号31期号:6页码:798-806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延长组 疑源类 古环境
中文摘要为了明确中晚三叠世延长组形成时期鄂尔多斯盆地陆相沉积的属性,用孢粉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陇东西峰油田钻井岩心的微古植物组合,在主要源岩层——延长组长7段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疑源类,化石丰度高,但属种单调;以光面球藻(Leiosphaeridia)绝对占优势,经常出现具刺的微刺藻(Micrhystridium).同时代疑源类,特别是具刺型疑源类生态分布和组合特征对比分析认为,陇东地区中晚三叠世主要为淡水湖泊环境.出现的具刺疑源类不仅类型单调,而且棘刺明显弱化,推测是个别海生具刺类型在淡水环境中经历长期演化的结果.本地区主要烃源岩长7段沉积时期恰好处于湖水淡化过程,也是最大湖进期,大规模的湖水补给来源于陆地,并非海侵.表明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已经结束早中三叠世近海湖泊的性质。
公开日期2012-10-07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889]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吉利明,王少飞,徐金鲤. 陇东地区延长组疑源类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地球科学,2006,31(6):798-806.
APA 吉利明,王少飞,&徐金鲤.(2006).陇东地区延长组疑源类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地球科学,31(6),798-806.
MLA 吉利明,et al."陇东地区延长组疑源类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地球科学 31.6(2006):798-8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