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地球化学动态示踪油气成藏过程初探——以库车坳陷大宛齐构造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汇 ; 张殿伟 ; 郑建京 ; 陈孟晋 ; 王晓锋 ; 高波
刊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出版日期2005
卷号26期号:6页码:717-723+729
关键词同位素组成 成藏过程 地球化学示踪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中文摘要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宛齐油气藏中38Ar的富集与缺氧流体及挥发分沿大断裂运移有关,吐孜玛扎断裂是流体活动形成的38Ar运移至油气藏的主要通道;而大北油气藏低的38Ar丰度显示了气源就近成藏的特征。大宛齐油气田为原生油气藏,并非后期气侵作用形成。油气藏形成后期,因圈闭封闭能力弱造成气体轻组分沿破裂部分散逸,形成现今饱和程度较低的凝析气藏。大宛齐油气田为下生上储型成藏,三叠系和侏罗系为其主生油层系。在大宛齐油气田的形成过程中,烃类先沿吐孜玛扎断层运移,再从北向南进入大宛齐构造。大宛齐油气藏中的液态烃为中生界淡水湖相沉积有机质在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大宛齐油气田经历了早期与晚期两个充注过程,晚期充注的高-过成熟天然气密度较小因而主要聚集在上方,早期形成的相对高密度的天然气主要聚集在下方。
公开日期2012-10-28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1299]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文汇,张殿伟,郑建京,等. 地球化学动态示踪油气成藏过程初探——以库车坳陷大宛齐构造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6):717-723+729.
APA 刘文汇,张殿伟,郑建京,陈孟晋,王晓锋,&高波.(2005).地球化学动态示踪油气成藏过程初探——以库车坳陷大宛齐构造为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6(6),717-723+729.
MLA 刘文汇,et al."地球化学动态示踪油气成藏过程初探——以库车坳陷大宛齐构造为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6.6(2005):717-723+72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