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油田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与侏罗系油藏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陶辉飞,王多云,李树同,王 彬,何善斌,栾 琴 |
刊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08 |
卷号 | 19期号:2页码:183-187 |
关键词 | 绥靖油田 古地貌 印模法 侏罗系 |
中文摘要 | 运用沉积厚度印模法对延长组沉积末期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 认为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格局为“两下切河谷、两斜坡、中间-残丘”。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这种格局对侏罗系油藏的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侵蚀斜坡和残丘对上覆地层沉积环境、沉积相、砂体展布的控制; 下切河谷不但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而且控制着油气运移方向; 古地貌高地控制着差异压实小幅度背斜或者鼻状构造的相对高点。 |
公开日期 | 2012-10-03 |
源URL | [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602] ![]() |
专题 |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质研究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陶辉飞,王多云,李树同,王 彬,何善斌,栾 琴. 绥靖油田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与侏罗系油藏关系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2):183-187. |
APA | 陶辉飞,王多云,李树同,王 彬,何善斌,栾 琴.(2008).绥靖油田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与侏罗系油藏关系分析.天然气地球科学,19(2),183-187. |
MLA | 陶辉飞,王多云,李树同,王 彬,何善斌,栾 琴."绥靖油田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与侏罗系油藏关系分析".天然气地球科学 19.2(2008):183-18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