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 吉 ; 谢 梅 ; 史基安 ; 张永庶 ; 孙国强, ; 吴志雄 ; 王国仓 |
刊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1 |
卷号 | 22期号:5页码:821-826 |
关键词 | 柴北缘 下干柴沟组 储层特征 马北地区 |
中文摘要 |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化验资料等, 系统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下干柴沟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 其次为溶蚀孔和少量裂缝。储层综合评价为中孔) 细喉道) 中渗型储层。沉积相带是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 该区发育的辫状河河床亚相的砂砾岩是主要储集岩。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也有影响, 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降低孔隙度, 溶蚀作用增加次生孔隙。 |
公开日期 | 2012-10-03 |
源URL | [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664] ![]() |
专题 |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质研究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 吉,谢 梅,史基安,等. 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5):821-826. |
APA | 陈 吉.,谢 梅.,史基安.,张永庶.,孙国强,.,...&王国仓.(2011).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天然气地球科学,22(5),821-826. |
MLA | 陈 吉,et al."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天然气地球科学 22.5(2011):821-82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