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特点及其演化模式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方国庆 |
刊名 | 甘肃地质学报
![]() |
出版日期 | 1994-11-30 |
期号 | 01页码:296-298 |
关键词 | 东天山 古板块 岛弧 弧间盆地 弧后盆地 |
中文摘要 | 东天山的古板块构造格局主要由塔里木陆壳板块、西伯利亚陆壳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洋壳板块在古生代的活动所奠定的。在古生代,东天山的板块构造格局主要表现为多列岛弧及其间弧间盆地和弧后盆地的形式。自北而南依次发育:博格达-哈尔里克泥盆-石炭纪岛弧,吐哈弧间盆地,觉罗塔格泥盆-石炭纪岛弧,吐哈弧间盆地,觉罗塔格泥盆-石炭纪岛弧,中天山志留-石炭纪岛弧,南天山-红柳河弧后盆地和北山陆缘裂谷带。其主要成因是由于准噶尔洋壳板块向塔里木陆壳板块下俯冲,俯冲带不断后退所形成的。奥陶纪中后期,中天山由塔里木北缘分出,形成具有古老陆块基底的类似于现今日本列岛的中天山岛弧。在其后形成南天山-红柳河弧后盆地和北山陆缘裂谷带。泥盆纪早期,俯冲带后退至觉罗塔格北侧形成觉罗塔格岛弧。泥盆纪晚期,俯冲带后退至博格达-哈尔里克北缘,形成博格达-哈尔里克岛弧。中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博格达同准噶尔陆块碰撞造山,哈尔里克同麦钦乌拉岛弧碰撞造山。与此同时,南天山-红柳河弧后盆地和北山裂谷带也相继闭合,而吐哈弧间盆地则成为未被消减完的弧间盆地残留下来。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演化可与现今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板块演化相类比。 |
公开日期 | 2012-11-18 |
源URL | [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1429] ![]() |
专题 |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离退休人员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方国庆. 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特点及其演化模式[J]. 甘肃地质学报,1994(01):296-298. |
APA | 方国庆.(1994).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特点及其演化模式.甘肃地质学报(01),296-298. |
MLA | 方国庆."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特点及其演化模式".甘肃地质学报 .01(1994):296-29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