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九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冯涛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罗晓东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中文摘要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详细论述了对四种夹竹桃科植物:思茅山橙(Melodinus henryi),薄叶山橙(Melodinus tenuicaudatus),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和鸡骨常山(Alstonia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对两种石蒜属植物: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和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第三章详细论述了对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第四章详细论述了对芸香科植物枳(Poncirus trifoliata)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第五章详细论述了对松属植物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第六章对山橙属植物的单萜吲哚生物碱进行了综述。通过波谱分析和X-衍射等手段,从上述9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不重复化合物267个,其中57个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类型涉及三萜、二萜、单萜、甾体、木脂素、黄酮、香豆素、生物碱和其它酚性成分等。在重点对于夹竹桃科植物的研究中,发现了多个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更获得了多个新颖骨架的生物碱(melohenines A and B, melotenine A)。在对这些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中发现了多个活性成分。这些化合物的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夹竹桃科植物化学成分的认识,丰富了单萜吲哚生物碱的骨架类型,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新的化学物质基础;而新颖结构和强生物活性单萜吲哚生物碱的发现,对该类生物碱的进一步结构修饰与改造合成,以及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新药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最后对山橙属植物中的单萜吲哚生物碱进行了总结整理(1969至2010年从山橙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单萜吲哚生物碱),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并为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提供资料。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1-28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6088]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冯涛. 九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