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张家玉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2000
期号1
关键词汉江中下游 浮游植物 水质
中文摘要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532km,年径流总量为591亿m3,流域面积15.1万km2。汉江既是湖北省主要航道之一,又是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早在70年代,汉江的水质一直符合地面水II级标准,但自90年代以来,汉江的水质逐年下降,并分别于1992年和1998年的初春先后两次发生硅藻大量繁殖,水色发褐并伴有异味。本文在调查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的基础上,对硅藻猛增并出现水华征兆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汉江中、下游的纳污江段及河湾处,水质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其中汉江下游江段的水质比中
收录类别CSCD
资助信息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办公室重点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江汉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0-13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152342/3384]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张家玉. 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1).
APA 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张家玉.(2000).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
MLA 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张家玉."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200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