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几种培养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密度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杨家新,黄祥飞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00
期号5
关键词轮虫 藻类 培养
中文摘要分别利用泥鳅 -藻 -轮虫和罗非鱼 -藻 -轮虫共生隔离培养的方法 ,研究萼花臂尾轮虫 ( Brachionuscalyciflorus)的种群密度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泥鳅的培养缸中 ,有 1 1 d轮虫数量超过 1 0 0 ind/ml,其中有 5d超过 2 0 0ind/ml,最高密度达 2 50 ind/ml;在罗非鱼的培养缸中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种群密度超过 1 0 0 ind/ml以上的时间有 6d(第5~ 1 0天 ) ;单纯利用藻类培养轮虫时 ,种群密度较低 ,且维
收录类别CSCD
资助信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 92 70 0 98)
公开日期2010-10-13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152342/3542]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家新,黄祥飞. 几种培养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密度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J]. 生态学报,2000(5).
APA 杨家新,黄祥飞.(2000).几种培养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密度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生态学报(5).
MLA 杨家新,黄祥飞."几种培养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密度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生态学报 .5(200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