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Ⅱ.净化污水的空间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成水平,夏宜琤 |
刊名 | 湖泊科学
![]() |
出版日期 | 1998 |
期号 | 1 |
关键词 |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净化空间 |
中文摘要 | 从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根系实际生长深度、微生物及酶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深度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比较出发,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空间,以种植香蒲Typhaangustifolia和灯心草Juncuseffusus的人工湿地为例,水生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湿地基质上层25cm区域;微生物的数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且35cm层的数量远远的低于上层;5-10cm层的磷酸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亦大于20cm层;60cm深的人工湿地与20cm深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基本一致。可以推断,人工湿地在净化污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152342/4102]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成水平,夏宜琤.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Ⅱ.净化污水的空间[J]. 湖泊科学,1998(1). |
APA | 成水平,夏宜琤.(1998).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Ⅱ.净化污水的空间.湖泊科学(1). |
MLA | 成水平,夏宜琤."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Ⅱ.净化污水的空间".湖泊科学 .1(199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