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严国安,马剑敏,邱东茹,吴振斌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1997 |
期号 | 4 |
关键词 | 水生植物 植物群落 演替 东湖 |
中文摘要 | 本文根据1992~1993年调查结果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讨论了东湖水生植物群落30多年来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富营养化和渔业养殖等因素的关系,提出了东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系列是从微齿眼子菜阶段→微齿眼子菜+大茨藻+金鱼藻+狐尾藻阶段→微齿眼子菜消失阶段→大茨藻阶段→大茨藻+狐尾藻+苦草阶段。同时,还从物种生理生态、补偿和再生能力、生活史及生殖对策、种间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物种替代机制及其演替模式,为湖泊水生植被恢复、人工调控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收录类别 | CSCD |
资助信息 |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152342/4342]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严国安,马剑敏,邱东茹,吴振斌. 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1997(4). |
APA | 严国安,马剑敏,邱东茹,吴振斌.(1997).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4). |
MLA | 严国安,马剑敏,邱东茹,吴振斌."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4(199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