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无叶豆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道远 ; 马文宝 ; 施翔 ; 王建成 ; 王习勇 |
刊名 | 中国沙漠
![]() |
出版日期 | 2008 |
期号 | 3 |
关键词 | 准噶尔无叶豆 |
ISSN号 | 1000-694X,CN 62-1070/P |
中文摘要 | 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Litv.)Vass.)是国家级保护植物。对该植物地理分布、群落特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的研究表明:①准噶尔无叶豆分布区和生态幅狭窄,在我国仅斑块状分布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局部地段及沙漠东南缘的部分流动沙地上;②群落中包含植物14科33属37种,可划分为7个地理区系成分,其中,温带分布型属占75.76%。依据群落组成及外貌,划分为5个群丛,主要特点为:不表现为显著的景观植被,且小面积出现;结构简单,层次单调,植物组成均系适沙和耐沙的种类;整个群落以先锋性为特征。此外,群落不稳定,有逐步被其他类型的、相对稳定的群落所替代的趋势,具有时空分布的"暂时性";③具有"花多果少"的果实产量格局,2005年结实率为(15.36±2.16)%。呈"水泡状"或"干瘪状"的种子比率达(16.2±2.31)%,虫蛀率达(16.92±2.69)%;④种子向幼苗转化率低。依靠超强的水平根茎克隆能力来扩展种群空间。经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无叶豆对生境高度专一,人为干扰破坏所带来的生境丧失将使该种受胁状态加剧。对该物种进行保护首先应加强现有生境的就地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其次,积极开展迁地保护生物学研究,建立苗圃,营造人工种群。 |
学科主题 | 植物生态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0-20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7067]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道远,马文宝,施翔,等. 准噶尔无叶豆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J]. 中国沙漠,2008(3). |
APA | 张道远,马文宝,施翔,王建成,&王习勇.(2008).准噶尔无叶豆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中国沙漠(3). |
MLA | 张道远,et al."准噶尔无叶豆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中国沙漠 .3(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