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崇宁晷长计算法之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美东 |
刊名 | 自然科学史研究
![]() |
出版日期 | 1989-01 |
卷号 | 8期号:1页码:17-27 |
中文摘要 | 北宋皇祐(1049—1053年)、崇宁(1102—1106年)年间,周琮和姚舜辅先后发明了晷长计算的新方法。对于一回归年内每日午中的晷长值,周琮给出了一个四次函数式和二个五次函数式,而姚舜辅则给出了三个形式独特的函数式并分别加以计算。本文在对原始记载作了必要的校订之后,复原了周琮和姚舜辅的六个算式,进而对它们作了精度分析,发现周琮的皇祐晷长计算法和姚舜辅的崇宁晷长计算法的精度分别为0.019尺和0.011尺,它们较唐代一行、边冈等人的晷长计算法的精度(0.022尺至0.025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还对皇祐年间的44次晷长实测记录进行了精度分析,指出其精度为0.017尺。 |
学科主题 | 天文学史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04-11 |
源URL | [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2982] ![]() |
专题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_科学技术史_中国古代科技史 期刊编辑部_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美东. 皇祐、崇宁晷长计算法之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8(1):17-27. |
APA | 陈美东.(1989).皇祐、崇宁晷长计算法之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8(1),17-27. |
MLA | 陈美东."皇祐、崇宁晷长计算法之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8.1(1989):17-2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