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钛及其合金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郭宝刚
学位类别理学博士
答辩日期2008-05-1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陈建敏
关键词钛及其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涂层 激光表面改性 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及其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Titanium and its alloys Microarc oxidation Ceramic coating Laser surface modification Titanium aluminides coating and its composite coating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中文摘要针对强化钛及其合金材料表面性能的目的,本论文分别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和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在钛及其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涂层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及其复合涂层,并对所制备涂层的结构与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 微弧氧化涂层的结构、组成和性能主要取决于电解液体系。阳极电压和电场强度对偏铝酸盐微弧氧化涂层的结构、组成和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微弧氧化涂层大大地提高了Ti-6Al-4V的耐磨性能。微弧氧化涂层与AISI52100钢球和Si3N4球的磨损机理均为微断裂和磨粒磨损。
2. 首次对比研究了激光熔覆原位合成的Ti3Al涂层和Ti(Al)合金涂层的摩擦学性能以及Al含量对Ti3Al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Ti3Al涂层和Ti(Al)合金涂层的耐磨性能均与其硬度和塑性有关。Al含量对Ti3Al涂层的耐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Ti3Al涂层的磨损机理是磨粒磨损、微断裂和粘着磨损。该研究为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应用于钛质材料表面耐磨处理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3. 系统地研究了激光表面合金化原位合成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在不同载荷和不同摩擦速度下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理。研究表明钛质材料经激光表面合金化原位合成制备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可较大幅度提高其耐磨性能。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耐磨性能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载荷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磨损机理影响不大,但摩擦速度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磨损机理影响较大。
4. 率先研究了激光熔覆和激光氮化原位合成制备的TiN/Ti3Al IMC涂层以及激光熔覆原位合成制备TiC、TiN和SiC增强的Ti3Al IMC涂层的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大大地提高了Ti3Al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激光熔覆原位合成的TiN/Ti3Al IMC涂层、TiC/Ti3Al IMC涂层、SiC/Ti3Al IMC涂层分别提高Ti3Al涂层的耐磨性能75倍、55倍和2.6倍。所发展的复合涂层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5. 系统地研究了激光表面合金化原位合成的Ti-Al涂层在3.5 wt.%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i-Al涂层的耐蚀性能随着Al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当Al含量 ≤ 36 at.%时,Ti-Al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但当Al含量 ≥ 49 at.%时,Ti-Al涂层具有较差的耐蚀性能。
学科主题材料表面工程
公开日期2013-04-26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2943]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宝刚. 钛及其合金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