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金属基材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陈利娟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8-12-2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陈建敏
关键词超疏水 表面润湿性 表面织构 接触角 滚动角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wettability Surface texture Contact angle Sliding angle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中文摘要超疏水表面具有高效流体减阻、降噪、抗磨、防污等优异性能,如何利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获得性能优异持久的超疏水性表面,是高技术领域流体减阻和抗磨防护的迫切需求。本论文选用不锈钢、铝合金等工程材料为基材,采用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对材料表面进行微纳米复合织构化,然后经低表面能材料修饰来获得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超疏水表面,研究了表面微结构和化学组成对超疏水性能的影响,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对进一步发展有工程价值的超疏水表面功能材料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采用化学镀技术处理不锈钢表面,在不锈钢表面镀镍和镀铜,所制备的镍镀层和铜镀层均有微纳米复合结构,镀层经低表面能物质氟硅烷修饰后,可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 2.采用化学腐蚀(或喷砂处理)和水热法处理2024Al表面,可得到具有微米蜂窝状(或微米弹壳状)和纳米蜂窝状复合结构的2024Al表面,该表面经低表面能物质氟硅烷修饰后,可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 3.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在2024Al表面构筑了具有规整微米级凹坑状微结构,该表面具有较大的接触角,但滚动角较大;经低表面能物质修饰之后,可有效地减小滚动角,滚动角小于5º,得到超疏水性表面。 4.采用水热沉淀法,在2024Al表面可生成具有微米棒状结构的ZnO薄膜,该薄膜经低表面能物质全氟辛酸修饰后,可得到具有强疏水性的表面。 5.采用喷涂技术,在马口铁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和二氧化硅复合涂层,研究了二氧化硅的含量对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复合涂层的疏水性随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学科主题微纳米功能材料
公开日期2013-04-26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2949]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利娟. 金属基材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