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一种冻土地基冷却承载复合桩的冷却机理分析及效果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徐彬 ; 李宁
刊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出版日期2004-12-30
期号24页码:4238-4243
关键词土力学 多年冻土 对流换热 桩身刻槽 冻土上限 温度场
中文摘要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桩基普遍存在的冻胀和热扩散问题,基于“主动冷却”地基的思想,结合碎石路基、碎石堆等大孔隙多孔介质在气温波动条件下具有的热二极管的效应,提出了一种用于冻土地区的新型桩;在冻融活动层深度范围的桩身表面刻制凹槽,利用槽内回填的碎石、块石等大孔隙多孔介质在外界大气温度自然波动下的对流换热机制,来达到主动冷却冻土和抬升冻土上限的目的;对其冷却机理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运用数值仿真试验对比了桩身刻槽前后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新型桩促进了冻土的发育,回冻时间大为缩短,冻土上限抬升。
收录类别CSCD
公开日期2013-03-06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19712]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彬,李宁. 一种冻土地基冷却承载复合桩的冷却机理分析及效果[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4):4238-4243.
APA 徐彬,&李宁.(2004).一种冻土地基冷却承载复合桩的冷却机理分析及效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4),4238-4243.
MLA 徐彬,et al."一种冻土地基冷却承载复合桩的冷却机理分析及效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4(2004):4238-424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