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2)s~(-1)强中子发生器后分析系统调试结果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朴禹伯 ; 牛占歧 ; 陈勤 ; 苏桐龄 |
刊名 | 原子能科学技术
![]() |
出版日期 | 1992-04-30 |
期号 | 04 |
中文摘要 | <正> 一、引言兰州大学强中子发生器于1988年通过部级鉴定;氘离子束达30 mA;中子产额达3×10~(12)s~(-1)。然而;由于它是采用混合离子束;靶寿命只有十几个小时。在聚变堆第一壁材料研究中;要求的累计中子注量超过10~(17)cm~(-2)。因此;辐照时间需几百小时。因为氚靶价格昂贵;用混合离子束进行材料辐照损伤研究;其费用是很高的。 |
收录类别 | CNKI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01-23 |
源URL | [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10823] ![]() |
专题 |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2003年前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朴禹伯,牛占歧,陈勤,等. 3×10~(12)s~(-1)强中子发生器后分析系统调试结果[J].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2(04). |
APA | 朴禹伯,牛占歧,陈勤,&苏桐龄.(1992).3×10~(12)s~(-1)强中子发生器后分析系统调试结果.原子能科学技术(04). |
MLA | 朴禹伯,et al."3×10~(12)s~(-1)强中子发生器后分析系统调试结果".原子能科学技术 .04(199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