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配位过渡金属或稀土连结的多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吴传德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3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导师 | 卢灿忠 |
关键词 | 多核金属氧簇阴离子 溶剂热法 传统溶液法 晶体结构 磁性导电性 纳米材料 |
其他题名 | Synthese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and Properties of Some Novel Polyoxometallates Linked by Coordinated Transition Metal or Lanthanide Cations |
中文摘要 | 近几年来,由同多酸或杂多酸作为基本单元的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引起了化学工作者们的广泛兴趣。这不仅是由于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还在于它们在诸如,催化、吸收、导电、能量存储、光学材料以及生化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溶剂热及传统的溶液法,我们成功地合成出了三十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对这一些化合物的合成规律、结构、物理性能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表征及研究,论文工作概述如下:1.对近年来化学工作者们在同多酸或杂多酸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部分具有代表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性能以及应用等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2.通过简单的手性有机配体L-和D-酒石酸成功地合成出了一系列类似DNA螺旋构型的左、右旋的一维链状聚合物 {A[Mo2VIO4LnIII(H2O)6(C4H2O6)2]·4H2O}n(Ln=Sm,Eu,Gd,Ho,Yb,Y;C4H2O6 =L-或D-酒石酸;A=NH4或H3O)(XX-XXVII)。该类化合物具有非常漂 亮的结构构型,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了比较好的磁性、导电性或结构的可逆 转性等优良的性能。3.通过水热法,巧妙地把传统的钥氧单核{MOO4}、双核{Mo2O7}以及麦M08O司 等结构单元,通过有机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单元交错地连接成零、一、二、 三维的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可以容纳客体小分 子的隧道或空穴,如[Cu2(1,10-Phen)2(4,4'-bpy)]2[(Mo8O26)·4H2O(I), [Cu(imi)2]4[(imi)2Mo8O26]·4H2O(II),[Cu(4,4,一bpy)]ZMoO4·ZHZO(", [Cu(4,4'-bpy)]ZMo2O7(VI),[Cu(4,4'-bpy)(Hnic)(H2O)]2Mo8O26(VII), [CuMO2O8(4,4'-bpy)]n·3nH2O(VIII)等。本文对它们的结构及性能进行T较 全面的研究。4.通过水热法和传统的溶液法,分别合成出了两个石墨状的化合物 [KHFeZMo2O10](X)和[NG4H3Cu2Mo2O10](XI)。结构和性能钡。试表明,它们 的结构和石墨相似,并表现出了比较好的磁、导电、离子交换以及热稳定 性。更有意义的是,通过不同方法合成的这两个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溶剂 热法和传统的溶液法的反应机理提供了可贵的研究实体和证据。5.首次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含稀土的杂多酸类化合物, 〔Gd(H2O)3]3[GdMo12O42]·3H2O(XXVIII)。该化合物是由Silverton一型的 [GdMO12O42]9-阴离子和配位的Gd3+阳离子组成的。在[GdMolZo42]9+离子中 首次把顺磁性的扎(IlD离子引入到该构型的中心,并且通过九配位的礼(III) 离子把它们连接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三维网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获得为今后 合成类似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6.在水热法合成出的化合物,[c处(c8H6从)2(C7H6从)]2[Moso26](IX)中,首次 捕捉到哇哩琳的氧化产物苯并咪哇,证明了在水热条件下含氮的芳香杂环类 的有机配体可以被二价铜氧化,其氧化产物进而作为配体直接与铜原子配 位,最终形成新颖的上述化合物。7.另外,通过传统的溶液法或水热法,还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同多酸和杂 多酸化合物:[Cu(imi)2(HZO)4][Himi]2〔(imi)2Mo8O26](III), [Himi]3[H3O][SiMo12O40]·H2O(IV),[Cu4V2(OH)2O8](Xll), [NH4]6[Mowsvlv85o4o.5(V Vo4)]·10H2O(XIII), [NH4)6〕[GdZMo36OI,2(H2O)2。]· 52H2O(XIV),困执]2〔{Gd(DMF)7}2(p- Mo8O26)][p一Mo8O26](XV)[NH4][La(DMF)7(β-Mo8O26)](XVI)[NH4]3[GdMo6(CH3CHOCOO)6015](XVII),Gdlll(HZo)6vIVvVo3- [N(CH2COO)3]2 (XVIII),EuIII(H2o)6VIVVVO3[N(CH2COO)3]2(XIV),(NH4)54[Mo84VIMo84vo432(H2o)156(cH3coo)6]·ca.3lo玩。·ca.10(CH3COONH4)·c a.32(C场COOH)(XXOX),[H3O]12田16Mo36Ol08]·9H2O(XXX)等。通过结构 和性能测试表明,上述大部分化合物不仅结构新颖,而且表现出良好磁、导 电等性能。 通过溶剂热法和传统的溶液法对于由金属基本单元自组装成高核或聚合结构的研究还仅仅是个开始。其中很多方面还有待于继续完善和澳入.升们袜吃继续努力。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05-07 |
页码 | 239 |
源URL | [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106] ![]() |
专题 |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传德. 一些配位过渡金属或稀土连结的多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