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过渡金属羧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 | 杨娥 |
| 学位类别 | 博士 |
| 答辩日期 | 2005 |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导师 | 姚元根 |
| 关键词 | 羧酸配体 配位化学 金属羧酸配位聚合物 辅助配体 自组装 |
| 其他题名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Transtion Metal Polymers Coordinated by Carboxylate ligands |
| 中文摘要 | 利用过渡金属离子与多官能团的配体通过配位键、氢键和兀一兀作用等分子间的作用力构筑高度有序的配位聚合物已成为当前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梭酸配体因其强的配位能力和配位多样性而受到了化学界广泛的研究。而且金属一梭酸配位聚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在化学催化、气体吸附和光电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利用竣酸配体在溶液或水(溶剂)热条件下组装合成得到了巧个有机一金属配位化合物。根据化合物中是否有辅助配体,将这15个化合物大致分为以下两类:这巧个化合物都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部分化合物还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化率和热重分析。选用苯六酸配体合成了化合物I、IX和X。化合物I是第一个3D框架结构的前过渡金属苯六酸离子体系,并具有新颖的反铁磁性。化合物IX是主客体结构。化合物X是一个三重穿插的主客体结构。选用苯四酸合成了化合物n、Iv、V、vi、vin和Xll。化合物Xll具有3D框架结构。化合物n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整个化合物是一个fri网格。在忽略Na①原子时,化合物的亚结构具有PtS网格。化合物、VIII是一个3D开放框架结构。化合物IV和vi具有相似的框架结构。化合物V和vi是在反应体系相同,pH值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的两个3D结构。有趣的是,化合物Vll和xIV的生成都涉及配体自身变化和自组装两个过程。化合物Vn和XI是一个ZD网状结构。化合物XIV是一个ZD超分子结构。化合物m是一个具有RS拓扑结构的3D开放框架。化合物XIII是一个双链结构。化合物XV是零维结构。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3-05-07 |
| 页码 | 161 |
| 源URL | [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120] ![]() |
| 专题 |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娥. 一些过渡金属羧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D].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