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过渡金属(亚)硒、碲酸盐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谢金宇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2005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导师 | 毛江高 |
关键词 | 硒酸盐 亚蹄酸盐 晶体结构 混金属化合物 |
中文摘要 | 氧族元素硒和蹄具有多种价态,因而含硒、啼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化学,而+4价的Se(IV)和Te(IV)具有一对一光学活性的孤对电子,这可能使化合物具有非对称的结构,从而可能会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其它有意义的物理性质。我们以硒价啼)酸盐为研究对象,在体系中加入含氮的芳香性双齿配体,以期合成 一些有机-无机杂化的硒(蹄)酸盐化合物,并探讨有机配体共价键合硒(蹄)酸盐的合成规律及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本论文采用水热及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三个新的化合物,其中两个是硒(蹄)酸盐化合物,还有一个是钒酸盐化合物,这是在合成亚蹄酸盐时意外得到的化合物。我们以异丙醇作为溶剂,以CoC12·6HZO、SeOZ等为原料·,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的硒酸盐化合物CO(2,2’-bipy)(SeO4)(H20)2(1)。在合成该化合物时,除了加入含氮的芳香性双齿配体2,2’-联吡啶,我们还加入了起碱性介质作用的咪哩。在碱性条件下,亚硒酸根被氧化,得到了含seO42-的化合物1。在化合物1中,钻具有[CoO4NZ]八面体配位构型,两个氮来自2,2”-联吡啶,而四个氧原子有两个是来自两个硒酸根,还有两个氧原子则是来自两个配位水。化合物1具有-维链状结构,-维链Co(2,2,-biPy)(SeO4)(H20)2由[C 002]八面体与硒酸根交替连接形成。-维链的-侧存在氢键作用从而形成双链,而另一侧交叉排列的2,2,-联吡啶之间则存在兀-兀芳环堆积作用,从而形成层,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此外,我们用水热方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的亚蹄酸.化合物ZnZ(2,2,-bipy)ZV4Teol4(2)和旬‘L酸盐化合物cuZ(2,2,-bipy)2V6017(3)。化合物2是亚蹄酸盐的混金属化合物,是结构新颖的二维层状化合物,其层状结构由-维双链Zll(bilay)V 309和-维单链Zll(bipy)vTe06通过v-。-Te桥联而形成。化合物3也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在化合物3中存在vZo7二聚单元和v4oIZ四聚环单元,这两种结构单元共顶点连接形成{v6017}4-维离子链,该-维阴离子链和复合阳离子{Ctl(2,2,-bipy)}2.k进一步桥连形成层状结构。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05-07 |
页码 | 54 |
源URL | [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138] ![]() |
专题 |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谢金宇. 新颖过渡金属(亚)硒、碲酸盐的合成、结构及表征[D].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