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化热加工技术
文献类型:成果
主要完成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获奖日期 | 2009 |
关键词 | 铸锻件 热加工领域 可视化热加工技术 计算机模拟 X射线 |
中文摘要 | 长期以来,我国铸锻件和关键结构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高附加值铸锻件依赖进口,需要解决“有无”问题,如船舶行业的大型船用曲轴,钢铁行业大量使用的大型铸钢支承辊,水电行业大型水轮机转轮不锈钢铸件等,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二是批量生产铸锻件合格率低、材料利用率低、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机加工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脱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热加工领域的工艺技术有的已经几十年不变,工艺落后。一个根本原因是加工过程看不到,凭经验和主观想法去设计工艺。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局面,根本出路在于采用信息技术, 可视化热加工技术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采用计算机模拟和热加工理论,模拟金属成形过程;其次用三维X射线等实时观察和透视金属成形过程;最后通过中试并与模拟、监测结果对比,确定最佳的热加工工艺,开发核心技术。可视化热加工技术是将信息技术、X射线技术、冶金学等相结合形成的专利技术。 可视化热加工技术包括专有技术和共性技术。专有技术包括大型船用曲轴毛坯制造技术、大型铸钢支承辊整体铸造技术、提速铁路高锰钢组合辙叉制造技术,解决了国内关键件的“有无”问题;共性技术包括无气隙平稳充型浇注系统、夹杂物和变形控制技术等,解决规模化铸锻件的合格率、材料利用率、加工余量问题,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工艺设计水平。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210.72.142.130/handle/321006/68948] ![]() |
专题 | 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视化热加工技术. . 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金属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