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LP165P模型研究月球内部构造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占伟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2007-06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武汉 |
导师 | 李斐 |
关键词 | 月球 月球内部构造 月震 月球重力场 重力正演 |
学位专业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中文摘要 | 月球的内部构造研究不仅对于研究月球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绕月卫星的轨道控制和着陆区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月震观测是研究月球内部构造的最直接方法,研究月球重力场则是研究月球内部构造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主要探讨使用月震资料和月球重力场模型研究月球内部构造,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 1.回顾月震观测的历史,归纳出月震的特点,并总结了一个完整的月球内部构造模型。介绍了如何根据月震观测资料确定月壳和月幔。指出了由于1100千米以下数据的缺乏,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月核的存在,与此同时本文还对月核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结合月球构造研究的最新进展,给出了月核可能存在的形式:半径为352 km(成分为纯Fe)或者374 km(成分为Fe-FeS晶体)。 2. 介绍了月球重力场发展过程,对最新的月球重力场模型LP165P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LP165P 模型至少在110 阶以内是较为可靠的。并给出了LP165P模型在月球外部空间不同高度上的重力异常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月面至其外空200 km的距离,月球重力异常表现出强烈的衰减。 3.以雨海盆地(Imbrium Basin)为例,应用绕月卫星轨道摄动获得的月球重力数据作为约束对现有的月壳构造进行了重力正演计算。结果表明:现有月球构造对应的重力值与绕月卫星轨道摄动获得的月球重力值总体趋势一致,并且在主要区域相当接近。通过对部分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参考模型得到了一个新的剖面模型。新的模型正演计算残差明显减小, 重力异常正演计算值更为接近实际重力异常值 |
公开日期 | 2013-02-28 |
源URL | [http://ir.whigg.ac.cn//handle/342008/3707] ![]() |
专题 |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_学生论文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占伟. 应用LP165P模型研究月球内部构造[D]. 武汉.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