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典型工业城市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康玲芬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6-11-30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导师 | 李锋瑞 |
关键词 | 西北典型工业城市 土壤污染 环境效应 重金属 槐树叶片 头发样品 |
学位专业 | 自然地理学 |
中文摘要 | 本文以我国西北地区典型工业城区——兰州市西固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土壤学、地球化学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野外采集样品、实验室化验分析和数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该区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 1. 研究区表层土壤(0–10 cm)中Co、Cr、Cu、Mn、Ni、Pb、Zn、As、Hg和Cd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表明:①上述元素(Co除外)在表层土壤中已有不同程度的积累,根据污染指数评价,该区土壤已受到Cr、Cu、Ni、Pb、Zn和As的轻度污染、Cd的中度污染以及Hg的重度污染,未受到Co元素的污染,其总体重金属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②该区土壤中Co和Mn元素的变化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Cr、As和Ni元素既受到土壤母质的影响,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Cd、Zn、Pb、Cu和Hg元素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③该区土壤中重金属积累严重的地区主要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州铝厂、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甘肃省建筑构件公司、西固热电厂、兰州炼油化工总厂西面的部分菜地等地域;④人类活动不仅增加了城市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的总量,也改变了其化学形态分布,提高了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性。 2. 研究区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工业园区、道路两侧、农业、居民区及公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表明:工业活动、交通、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人类活动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研究区土壤中Cr、Cu、Mn、Ni、Pb、Zn、Cd、Hg和As(公园土壤例外)元素的积累,改变了土壤表生地球化学原有的元素组合特征,提高了某些重金属元素的活性态含量。总体看来,工业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其次是交通和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小。 3. 道路两侧和公园土壤及槐树叶片的比较研究表明:①交通污染造成了道路两侧土壤中Zn、Cd、Hg、Pb、Cu和Cr元素的积累,也造成了道路两侧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以及pH值的降低;②交通污染对道路两侧槐树叶片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与对土壤的影响不同,不仅造成了Zn、Cd、Hg、Pb和Cr 5种元素的积累,而且导致了Co、Ni和As 3种元素的积累。 4. 铝厂周围土壤中氟和重金属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①电解铝工业排放的烟(粉)尘的沉降造成了周围表层土壤中Zn、Pb、Cd、Cu、Al、Ni和F的积累(积累程度随距厂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导致了土壤pH 值的降低;②电解铝工业也造成Al、Zn、Pb、Cd、Cu、Co、Cr和Fe元素的活性态百分比的提高;③Zn、Pb、Cd、Cu、Al、Ni和F元素不仅在铝厂周围表层土壤中有所积累,而且沿垂直方向迁移,直至35–50cm土层中各元素含量以及活性态百分比与对照点基本一致。 5. 对西固区和临洮人发样品中Ca、Mg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对比研究表明:西固区男孩头发样品中Cr、Cu、Pb、Zn和Ni元素的含量高于临洮男孩,Al、Ca、Fe、Mg、Mn和Co的含量显著低于临洮男孩,尤其是Ca、Mg和Fe 3种元素含量仅占临洮男孩的79.4%、52.8%和32.1%,并且,西固区男孩头发样品中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与临洮男孩的并不一致。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08-22 |
页码 | 137 |
源URL | [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542] ![]() |
专题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康玲芬. 西北典型工业城市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