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候变化和数值模拟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宋敏红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11-1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马耀明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 气候变化 数值模拟
其他题名Study of Climate Chang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ver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Valley
学位专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中文摘要本文首先利用雅江流域气象站的长期气象观测数据,对该地区近来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分析了大气环流指数对雅江流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选取两个典型湿、干年个例,用中尺度天气模式WRF-ARW模拟了雅江流域的典型天气过程,对比分析雅江流域干、湿年的环流及地表状况差异;最后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和NCEP再分析资料II再现了雅江流域增暖的事实,并利用增加地表温度的敏感试验揭示了雅江流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 1)1980~2005年间整个雅江流域的气温存在明显的升高趋势,特别是夜间温度升高显著,同时也表现为冬、春季增温显著。 2)雅江流域夏季降水有很大的变幅,但1980~2005年间降水变化呈上升趋势;流域年径流变化与夏季降水变化呈相同的变化特征,即:降水量的增加(减少),导致径流量的增加(减少)。 3)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和南方涛动SO指数的变化对雅江流域温度、降水的影响,总体上来说,NAO指数的高值年,雅江流域的气候偏冷、偏干,而NAO指数的低值年则正好相反;SO指数的高值年,雅江流域的气候偏暖、偏湿,而SO指数的低值年则相反。 4)陆面过程的单点试验表明,NOAH-LSM模式在高原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中尺度天气模式WRF-ARW对雅江流域湿、干年天气尺度过程的模拟较好地再现了两者之间环流形势及降水的差异;区域气候模式RegCM再现了雅江流域的增暖,并揭示了全球变暖对雅江流域气候的影响。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131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665]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敏红.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候变化和数值模拟研究[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