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黑河下游鼎新戈壁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慧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7-05-3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胡泽勇
关键词戈壁 地表参数 小气候特征 辐射平衡 能量平衡
其他题名Study on Energy Transfer and Micro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学位专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中文摘要本文利用在甘肃酒泉金塔地区进行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与数值研究”野外试验获得的鼎新戈壁下垫面近地层微气象梯度观测资料、辐射观测资料和湍流观测资料,对鼎新戈壁下垫面地表参数、小气候特征和地表辐射收支和能量传输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鼎新戈壁下垫面在中性条件下:z0=1.44×10-3m;CDN=2.1×10-3,CHN=1.8×10-3;风速白天大于夜间,四季变化不大,垂直风速梯度夜间大于白天;白天温度随高度降低,夜间整层大气处于逆温状态;比湿夜间大于白天,冬季比湿剖面从8m向上比湿梯度垂直减小,其他季节接近等比湿分布。 2、戈壁地区辐射收支的季节差别非常明显,辐射各量季节平均日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总辐射年总量达到6500 MJ•m-2以上,在6月最大、12月最小;;地表反射率夏季小、冬季大,年平均值为0.241;地面有效辐射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有效辐射与吸收辐射之比夏季最小、冬季最大,年平均为0.56;地表净辐射年总量达到2360MJ•m-2。 3、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夏季晴天天气下,感热通量峰值达到544W•m-2,季节平均值在250~400W•m-2之间,潜热通量最大值在30W•m-2以下,地热流量可以达到100W•m-2;夏季季节平均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日积分值分别占到净辐射的86.5%和5.2%,Bowen 比值为16.5;阴天和降水天气过程对能量平衡各量的扰动在25%左右。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64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693]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慧. 黑河下游鼎新戈壁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研究[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