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不同水质灌溉水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模型模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黄翠华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9-05-25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导师 | 王涛 |
关键词 | 矿化度 孔隙度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电导率 SWAP模型 |
其他题名 |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water concentration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model simulation in Minqin County |
学位专业 | 自然地理学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以民勤县多年气象、地下水和土壤资料为基础,采用野外试验观测、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水质灌溉水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较为详细全面的分析,对不同水质灌溉水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了初步评价。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民勤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同时地下水矿化度大幅度上升,尤其以绿洲北部湖区地下水矿化度增加为甚。 2、随着灌溉水浓度增加,整个生长季水分消耗量逐渐降低。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各层土壤的IC值都有所降低,土壤总孔隙度逐渐下降。 3、在生长季灌水总量相同的条件下,灌水频率越高,土壤在0-30 cm和30-60 cm深度上的含水量越高。不同灌水频率处理条件下,各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4、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土壤的全盐量和电导率均有增加的趋势。当灌溉水浓度为0.8 g l-1时,收获后土壤中上层(0-60 cm)全盐量比播种前明显降低,而底层(60-100 cm)全盐量有所增加,即淡水灌溉的淋溶作用明显;当灌溉水浓度为2 g l-1时,生长季中的灌水依然对土壤盐分有淋溶作用,收获后表层土壤有明显的盐分聚集现象;当灌溉水浓度为5 g l-1时,收获后在0-80 cm深度上,均造成土壤盐分的明显积累,在80-100 cm深度上,没有明显变化。电导率变化和全盐量变化规律一致。 5、灌溉水浓度较低时,土壤阳离子以钙离子和钠离子为主,且二者含量没有明显差别;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钙离子和钠离子浓度也相应增加,但钠离子增加幅度明显高于钙离子,约为钙离子的4-5倍。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在土壤表层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全效养分含量逐渐降低,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有效钾含量各试验处理没有明显的差别。 6、黄河蜜和籽瓜两种作物,无论鲜瓜重量还是干物质总重,均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黄河蜜和茴香两种作物,无论产量还是干物质总重,均随着灌溉频率的降低而降低。 7、SWAP模型模拟土壤含水量和实测含水量总体趋势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方误差显示SWAP模型对灌溉水浓度较高时的含水量和作物产量模拟效果较好。基于SWAP模型的水利用率结果,能很好的再现不同水质灌溉水和气候特征条件下的水利用状况,即SWAP模型在民勤地区模拟效果较好。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08-22 |
页码 | 140 |
源URL | [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810] ![]() |
专题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黄翠华. 民勤不同水质灌溉水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模型模拟[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