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被NPP分析石羊河流域土地退化及其驱动因素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张彩霞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2009-05-15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导师 | 王训明 |
关键词 | NPP 土地退化 沙漠化 驱动因素 石羊河流域 |
其他题名 | Analysis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based on NPP in Shiyang River Basin |
学位专业 | 自然地理学 |
中文摘要 | 土地退化驱动因素的相对作用是土地退化研究的热点问题。石羊河流域地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总量有限。近年来,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超过其承载能力,致使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危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因而探讨区内土地退化驱动因素机制对于土地退化防治战略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不同NPP估算模型,结合趋势分析法,将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HANPP)作为人类活动对土地生产力变化影响程度的主要评价指标。通过构建土地退化和植被恢复过程中两大驱动因素的六种作用情景,确定了石羊河流域土地生产力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基于CASA模型估算结果表明,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植被活动整体上是增强的, 其中,2003年NPP积累量最大。平均NPP表现为上游大于中游,下游最小的分布格局。平均NPP介于 750~900 g c•m-2•a-1间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600~750 g c•m-2•a-1间的地区除了邻近750~900 g c•m-2•a-1间的区域分布外,在永昌县南部、民勤县城区和金昌市东北部及古浪县大靖镇附近也有少量分布;300~600 g c•m-2•a-1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北部及永昌县南部和古浪县西北部、金昌市东北部和民勤县主要城镇附近;300 g c•m-2•a-1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及其附近荒漠化严重地区。降水是影响流域潜在生产力的主要因子。 驱动因素分离结果表明,在发生退化的区域中,约78.93%(9172km2)的退化土地受人为因素主导作用,约15.03%(1752km2)的土地退化由气候因素主导。植被恢复区域中,约16.87%(6404.5km2)的植被恢复区域受人为因素主导,约49.74%(18881km2)的植被恢复区域受气候因素主导。近9年来,人为因素在中游地区植被状况好转以及上下游地区植被退化中占据主导作用。气候因素在上下游植被恢复以及中游植被退化中占据主导作用。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地退化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和流域西南部的少部分高海拔地区。受气候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的植被退化主要在永昌县北部和古浪县东南部。由人为因素作用引起的植被恢复在永昌县、金川区和古浪县中北部,由气候因素作用引起的植被恢复分布在民勤县和流域西南部的高海拔地区。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08-22 |
页码 | 61 |
源URL | [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855] ![]() |
专题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彩霞. 基于植被NPP分析石羊河流域土地退化及其驱动因素[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