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周建琴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5-1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蔡英
关键词MM5模式 NCEP再分析资料 我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 东南沿海 孟加拉湾 青藏高原及西风带等水汽源区
其他题名Simulation on Impact of Water Vapor in Various Source Areas on NWC Precipitation Summer
学位专业气象学
中文摘要水汽是降水的物质基础,某地降水的水汽又常与外来的水汽输送有关,特别是深入内陆的西北干旱荒漠区。为客观地讨论夏季不同源区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选择了西北区全区性湿月1979年7月作为积分模拟对象,划分了东南沿海、孟加拉湾、青藏高原、西风带等4个西北区的水汽源区,利用NCAR MM5中尺度模式和NCEP再分析值作初、侧边界条件,对该月分别执行了检验模式性能的控制性试验及减、增各源区水汽对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等13个试验。 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对某天气气候事件的事后模拟,若积分时间超过10天,采用分段积分模拟方案,可部分提高模式的模拟效果。 (2)夏季东南沿海源区水汽的减(增)变化常通过西伸的西太副高西南侧的东南风,西侧的南风,连同西南涡或高原涡东部的南风等的“干(湿)平流”输送,使西北区东部降水减少(增加)。这种影响一般在减少(增加)该源区水汽后第2天就能到达西北区东部,日雨量变化可以达到25-50mm。继之,若遇河西走廊低层较强偏东风,SE源区水汽的影响还可进一步扩及到河西走廊、乃至南疆地区。即东南沿海源区是直接影响西北区东部夏季降水的最重要水汽源区,但是,其具体的影响还与西太副高等相关天气系统的位置、强度及相伴的低层输送气流情况有关。 (3)孟加拉湾源区水汽的减(增)变化可通过高原槽、涡东部的偏南气流和源区的偏西气流,兵分两路分别经高原东北传,或沿20°N附近东传再折向北,共同影响西北区降水。在减少(增加)该源区水汽后第2天,两路“干(湿)平流”就能会合,共同影响青海、西北区东部和华北区的降水,日降水变化量可以达到5-25mm;第3-4天后,“干(湿)平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并经青海影响到南疆南缘地区。即孟加拉湾源区将直接影响青海及河西走廊中东部的降水,另外也可间接影响西北区东部及南疆的降水。 (4)东南沿海和孟加拉湾共同减少(增加)水汽后,在西北及华北区引起更大范围的降水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雨量值比减(增)单一源区的试验都更大。在西北区东部3天的总雨量变化可以达到75-100mm,在河西走廊及青海地区的也达到了25-50mm。显然,两源区同时减少(增加)水汽后,对西北地区降水的影响明显比单一源区试验加强了。 (5)相对来说,青藏高原及西风带源区因本身水汽少,青藏高原区主要影响青海及河西走廊中、东部的降水,对西北区东部也有一定影响;而西风带源区主要影响北疆及南疆地区的降水;而南疆地区的强降水常与河西走廊及柴达木盆地西部的低层偏东风有关,也即受东南沿海及孟加拉湾源区的间接影响。 (6)作西北区夏季降水预测时,要特别关注其上游孟加拉湾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源区水汽及沿途低空急流的变化。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69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875]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建琴. 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